第120章 项目的名义-《不婚姐姐,上司追婚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与此同时,经管学院那个与叉院合作的区块链项目,本就是以学期为周期。

    新学期余夏不再参与,是顺理成章之事。

    这虽在应婉婷意料之中,但过去的这一个学期,她与余夏之间关系毫无进展,甚至比高三时更为疏远,这让她深感挫败。

    项目期间,有老师和众多组员在场,她无法总是对余夏表现出特别的关注。

    而余夏在小组里给她的笑脸,竟比高三时还要稀少。他总是踩着点来,下课便匆匆离去,两人几乎没有独处机会。

    他在元旦送过那条手链之后,联系便基本断了。

    除夕夜,她删删写写许久的祝福短信,也只换来他简简单单的“同乐”二字。

    她反复思忖:这究竟是余夏的“欲擒故纵”?还是自己太过急于求成?

    不甘心下,她围绕“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”课题精心撰写了一篇论文,并提前查好了余夏的课表。

    在一个周五下午,她算准时间,前往叉院机房“偶遇”余夏,希望能以讨论技术细节为由拉近关系,并顺势共进晚餐。

    然而,当她见到从机房出来的余夏时,心凉了半截——他手里拿着啃了一半的面包,行色匆匆。

    听闻她的来意,余夏一边快步走着,一边敷衍道:“我待会儿还有课,文章你先发我邮箱,我有空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课这么急?”应婉婷追问。

    “创业能力。”余夏头也不回。

    “那不是给研究生开的通识课吗?”

    “嗯,去听听。”话音未落,他已加快脚步,“赶时间,先走了。”

    应婉婷怔在原地。

    因为学校会给每个创业项目拨款,所以入选的项目都会公示。

    很快,她在学校官网公示的创业项目名单上,看到了那个刺眼的组合:“Bioway璧途”——余夏,江静知。

    那两个紧紧挨在一起的名字,瞬间解释了一切。

    她当然明白,余夏绝非为了那笔微不足道的项目拨款而去上课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