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江明棠解释给元宝听:“他以两种截然不同形式的回复提醒了我,我却仍旧送去了敷衍的第五封信,说明我没理解他的意思,可不是笨嘛。” 元宝:“……” 你们文化人聊天,都这样吗? 它文盲,真不懂。 江明棠收好册子:“不过话说回来,这第五封信送的太对了,我已经试出来了裴景衡的态度。” 从这件事里能看出来,他不反感她那些拍马屁的吹捧。 这是个好兆头。 她现在就借着感恩殿下的名头,再给他写封信! 虽然不比当面聊天来的亲近,但起码存在感是刷得够够的。 还有,她隐约听说过,近来朝中大臣为了即将到来的祭天典仪,是否要大办的事,在跟裴景衡争论不休。 裴景衡提出简办典仪,把钱用来扩充军备。 但大臣们全部反对,甚至闹到御史要辞官的地步。 原文里也写了这段剧情。 而原作者大概是为了体现出祁晏清的智谋过人,安排他给裴景衡献策。 可惜这个作者文崽仔,脑子不大好使,文化也有限,实在写不出什么惊天之策。 书里,祁晏清只提了一个建议,就把事情给解决了。 想到这里,江明棠恶狠狠咬了一口糕点:“织雨,拿笔墨来!” 哼,裴景衡不是说她笨嘛? 等会儿她就让他知道,她可聪明着呢。 腊月将至,北风覆盖了整个京都。 饶是白天,行在道上都觉得有些寒凉。 祁晏清先前正在家里思索,该如何去劝陆淮川放弃婚事。 他反正是劝不动江明棠了,那就得从陆淮川入手。 只是他还没想出来怎么劝呢,就被太子给召进了东宫。 祁晏清知道他为什么被召见。 殿下最近烦心的事,只有一件,那就是祭天典仪。 不过,他早就想好了解决对策。 祁晏清:“殿下,此事不难解决。” 不就是一帮老顽固,不愿意简办吗? 那干脆就别办了,直接取消今年的祭天典仪。 到时候事情走向极端,他们总会让步。 坐在上首的裴景衡说道:“你这想法,倒是跟某个人不谋而合。” 祁晏清闻言,眸中讶异。 已经有人献策了? 他怎么不知道? 是谁? 裴景衡手中拿着半个时辰前,威远侯府送来的信。 彼时他并不打算看,想也知道,定是江明棠终于领悟了他的意思,又写了诸多阿谀奉承之词送来。 但他如今要处理公务,还是晚上再看吧。 但刘福说:“江小姐说,请您务必花些时间,看看这封信,能解当前之忧。” 也是想起了太子对江家大小姐的特殊对待,他才敢冒着风险,把信紧急送过来,还替她带话。 裴景衡半信半疑。 她一个连简单暗示都看不懂的人,能替他解忧? 打开一看,信的开头果然是熟悉大段拍马屁,令他失笑。 但看到后半部分,裴景衡的脸色就慢慢严肃起来了。 恰巧祁晏清也来了,面对他的疑惑,裴景衡将后半部分的信纸递过去:“你自己看吧。” 祁晏清接过那些信纸,第一反应却是这字迹有些熟悉,但他来不及细想,认真看了起来。 “关于祭天典仪一事,愿为殿下解忧。” “第一,殿下就说上苍体恤民生艰难,已降下示警,不欲大办典仪,谁要是再吵着要大办,那就是不敬上天,会惹来灾祸。” “第二,可再命武将驳斥反对者,诉说战争之残酷,以情动人,再加以同样的辞官威胁,倘若军备不妥,蛮狄入侵,谁今日反对,谁就上战场。” 哼,威胁谁不会呀? 辞官又不是御史专属。 “这点殿下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,可以交给臣女父亲去办,必不辱命。” 这样还可以趁机给自家亲人争取个办差的机会,她觉得甚好。 “第三,殿下可同意典仪大办,但同时还要提出为筹军费,行节俭之风,往后谁家铺张浪费,严惩不贷!” 要不了多久,肯定就会有人让步。 “这需要您做点牺牲,先从东宫开始削减用度,不过您放心,臣女一定第一个支持您,您要臣女只啃馒头白菜,都没问题。” 当然了,她最多啃两天,不然受不了,她最爱吃肉了。 “第四,臣女听闻祭天典仪的迎神,乐舞,仪仗,祭品等关键流程,由不同官员负责,而眼下经费不足,该削减其中一项的用度。” 第(2/3)页